家長或者老師,你的幼兒園是怎樣培養(yǎng)孩子們的獨立性的?講道理,還是看故事?效果如何?而在跨世紀幼兒園,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方法。
在跨世紀幼兒園的所有蒙氏教師看來,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,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著不同的生命體驗。孩子終究要長大成人,離開父母的庇護,獨自面對豐富多彩又紛繁復雜的人生。人離不開同類的幫助,但更要具備獨立的生存能力,自助者方能人助。獨立性也是個性的一種彰顯,不同的人生經(jīng)歷。更能體現(xiàn)生命的價值。這種獨立性同樣需要從小培養(yǎng),防止孩子成為過分依賴成人,心智、能力永遠長不大的人。蒙氏教育的目的:把兒童培養(yǎng)成獨立、自由且平衡的人,教育意義就在于此。蒙氏各教育領域都有對孩子獨立性培養(yǎng)的方法,比如在交流中啟發(fā)孩子表達與眾不同的見解,在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,在操作中獨立完成工作等。
獨立性分為意識獨立和能力獨立,在幼兒時期要重點培養(yǎng)生活自理能力,獨立性的培養(yǎng)必須從小培養(yǎng)。0-6歲的孩子對大人所做的事都很感興趣,加上孩子天生喜歡模仿,所以當他看見大人在干什么,他也學著干什么,如果大人在疊衣服,他也要來幫忙;大人在掃地,他也搶著要掃;甚至走樓梯時也要像大人那樣不用人扶……這些都是孩子獨立意識開始發(fā)展的表現(xiàn),此時孩子的可塑性強,是培養(yǎng)孩子獨立性的佳時期。
蒙氏教育十分注重孩子綜合能力的發(fā)展。為此,跨世紀幼兒園在班級中安排了“小小值日生”的工作,從而讓孩子參與到班級活動中去,借此培養(yǎng)孩子們的認同感和責任感。孩子們分組輪流值日,每一組都是由一個大組的孩子帶著一個中組的孩子。在孩子們剛開始擔任值日生時,老師會手把手教會孩子每一項打掃的細節(jié)。打掃的時候,每一個孩子都非常認真、非常專注。
今天輪到皓皓和朵朵值日了,只見兩個好伙伴已在商量分工,這個說“我來擦桌子,你來掃地”,那個說“我來放椅子,你來拖地”……一番分工之后,兩人便開始認真打掃起來,一切都井然有序在進行著。
雖然在剛開始值日的時候,孩子們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,如:桌子上飯粒擦的不干凈,把垃圾掃得到處都是等??雌饋硐袷窃趲偷姑?,其實不然,這是孩子獨立摸索的過程。如果不讓孩子嘗試,那么他就永遠都不會做。所以,家長們,請試著讓孩子去獨立嘗試和探索,孩子們的潛能是無限大的!
陶行知先生說:生活即都教育。在蒙氏班里,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,如:大手拉小手——學習如何照顧別人,懂得遵老愛幼——培養(yǎng)幼兒的愛心和責任心等。我們利用生活中的點滴讓孩子學會生活,學會學習,學會工作,學會社交,學會創(chuàng)造,為孩子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,讓他們擁有獨立、勇敢、自信、認真、專注、責任感,讓他們學會克服困難。